土地条件具备,但是要能开辟耕地、生长农作物还需要光照和水源。正如南北极没有植物生长,纬度越高,气候越冷,越不适合种植农作物。同时纬度太,全年降水量过大,肥力无法保存,或者全年缺水干旱,也不利于农作物生长。
印度位于南亚地区,纬度较低,属于热带季风气候,光照充足,无霜期长,雨热同期,气候条件十分适合种农作物。因此,地形平坦的印度拥有世界10%的耕地面积,仅次于美国居于世界第二,很多地区农作物甚至能做到一年两熟一年三熟,土地承载力高。有充足的食物供应,自然为如今人口数量提供了粮食保障。
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,历史悠久,种植业发展较早,自古就是发达的种农业文明地区。由于种植农业发展需要大量劳动力,印度有着重视生育的观念和传统。受传统思想影响,生育率自然长期居高不下,人口数量自然迅猛增长。
除此之外,古代世界中东——东亚一带长期是世界文明的核心地带,印度洋也曾长期是世界海上贸易的中心地区。处于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中心地区的印度,十分便于接触到世界各地的科学技术成果和牲畜。
尤其是大牲畜的传播,畜力是古代最重要的动力、肥料来源,是文明发展的重要保障。例如,美洲文明就是因为没有马牛等大牲畜,导致土地无法精耕细作,也无法获取足够的肥料,只能维持原始的耕作模式,最终土地退化,文明无法长久持续。
总之,自然地理条件、人文条件优越的印度,加之近几十年印度科学技术的进步,印度会成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并不奇怪。
但奇怪的是,现今人口众多的印度,每年约有几十万农民被饿死,可同时每年却有数以万吨的粮食和牛肉出口,这种情况的出现,就不得不令人深思了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